粗谈痴女林黛玉
作者:73uu.com 日期:2016-4-7 来源:www.73uu.com
只因千百年前 ,天上人间 ,三生石畔,一株小小绛珠草通晓人情世故 ,心念还缘报恩 ,因了一句话:他既下世为人 ,我也去下世为人 ,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,也偿还得他了。”便引出这千古风流逸事,造就了一 群“不输须眉”的“裙衩” ,也芬芳了后人的柔软心田。而其中最令万物动容的,则是这样一个弱女子,姓林 ,名唤黛玉。 北宋诗人周敦颐有篇佳 作《爱莲说》,如今读来 ,简直是为林黛玉作的意象画— — —“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,濯清涟而不妖 ,中通外直 ,不蔓不枝 ,香远益清 ,亭亭净植 ,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。”是的 ,黛玉的清高孤傲 ,孤芳自赏 ,在作者笔下被勾勒得入木三分 ,而留给世人的是那幽幽的暗香 ,冰洁的傲骨。 黛玉出身于一个官宦世家 ,同时也出身于书香门第 ,作为家中唯一的子嗣 ,她被寄予太多厚望 ,被给予了最优越的教育条件,因此她理所当然是一个才华横溢,清韵雅洁的女子。但其后家道败落,不得不寄人篱下,加之其体弱多病,又生性多愁 ,便渐渐形成了这不迎合于世人的孤傲。 若说在黛玉短暂的一生是孤苦寂寥的 ,那我倒更愿将她比作一瞬即逝的流星 ,美丽而短暂 ,只是流星的魅力必须要黑暗的背景来衬托 ,那么那漫无边际的黑夜 ,便是那冷酷无情的愚昧时代 ,那残忍至极的封建制度。绛珠草遇见通灵玉 ,佳人才子 ,好生般配。只是万般不料 ,那黑夜一双无形而具有力量的手 ,硬生生将这两样拆分开来。它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,而草与玉 ,本就不该有交集 ,殊不知 ,它们早已融为一体 ,在彼此的领地肆意生长 ,谁是谁 ,谁与谁 ,早已分不清 ,这般撕扯 ,竟似骨肉分离般痛苦。绛珠草被剥去了外皮,伤及骨髓 ,不用多久便死去了;通灵玉呢?它的情况比绛珠草倒好些 ,只是被划伤刮坏 ,再不似当初光芒四射 ,价值连城了 ,泯灭于世 ,再也无人问津。 纵是这般下场 ,再转头询问草与玉的芬芳魂魄 ,仍是明媚笑靥 ,摇头轻叹道:“不悔 ,无悔。”黛玉其一生 ,传奇又悲情,她总爱触景生情 ,比如就因湘云无意一句谈及她未见过的南方景色 ,她不时便想起自己孤苦伶仃 ,若是父母健在 ,自己则是掌上明珠 ,同游南方 ,天伦之乐不言而喻,而今寄人篱下 ,处处小心 ,无人照应 ,于是又一阵泪 ,悲天悯人。但似乎也正是因为她心底深处对自己命运的怜悯 ,她才会特别不甘 ,特别想冲破这命运的枷锁 ,所以才会养成一副高傲的性子。而在她的人性中 ,最突出、最光辉的便是那一丝渗入骨髓的叛逆精神!在古代女性的世界中 ,似乎所有事物都是围绕“天”,围绕“命”,围绕“顺从”来运转 ,若谁的脑子里“愚昧”地 ,不下心”地出现了“反抗”二字 ,那便会为世人所排斥 ,唾弃!然而黛玉不是 ,她敢想敢做 ,从不虚情假意 ,矫揉造作。就像宝玉转送那北静王所赠蕶芩香串时 ,黛玉却不接受 这“好意”,还将其用力掷出 ,坠于地上 ,未了 ,还啐道:什么臭男人拿过来的 ,我不要这东西!” 真是“胆大包天”!如此公然藐视权贵 ,若是换了其他女子 ,心里就算不高兴,也得强颜欢笑地欢喜收下 ,演完这出戏码。然而黛玉不!如此更证明 ,若不是骨子里有那股叛逆的精神涌动 ,驱使着 ,她如何会做出如此令人拍案叫绝满堂喝彩的举动呢? 其实放眼望去 ,整部《红楼梦》不仅是当时浓缩的封建社会 ,也是一部弱女子林黛玉的反抗史。若说与贾宝玉的爱情是悲剧的线索 ,倒不如说是林黛玉反抗精神的最大体现!她敢于与宝玉相恋 ,又敢于向封建家长制度手中争取自己的爱情 ,这才是黛玉身上最难能可贵的品质。但是 ,最大的问题也在于此 ,这种叛逆的精神 ,恰与当时的封建制度背道而驰 ,于是林黛玉理所当然遭到封建社会的憎恨和迫害 ,才造成 了“一朝春尽花颜老 ,花落人亡两不知”的悲剧! 其实若说林黛玉的评价广泛是“多愁善感”聪慧灵动”,我倒认为 ,林黛玉身上最大的特性其实 是“痴”。何痴?何不痴?她痴在不愿迎合污浊世俗 ,折断自己的高傲羽翼;她痴在不愿向封建世俗低下自己高傲的头颅 ,坚持“质本洁来还洁去 ,强于污淖渠沟”;她痴在不愿放弃自己为整个世界所反对的爱情 ,宁愿飞蛾扑火 ,也要损身于这段绝美尘缘。林黛玉对真 ,对美的追求的“痴”,是封建社会女人的悲剧 ,更是千古长河 、滚滚红尘中对女性的最高声 、最慷慨激昂的赞歌!
本文网址:
下一篇:那些祖传的磨刀匠上一篇:传奇之泡点升级脚本代码免费下载
已有条评论信息,点击查看网友评论
推荐文章